Web3时代的数据存储新范式:从去中心化到独立可用性层

Web3时代数据存储的新范式

随着数据经济的蓬勃发展,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各种数据存储活动中。Web3时代的到来,将推动多数科技领域在未来几年内逐步升级或转型。作为Web3的重要基础设施,去中心化存储未来将在更多应用场景中落地。例如,社交数据、短视频、直播、智能汽车等背后的数据存储网络,未来也可能采用去中心化存储模式。

在Web3时代,数据是核心资产,用户拥有数据是其主要特征。确保用户安全拥有数据及其所代表的资产,消除普通用户对资产安全性的担忧,有助于吸引更多用户进入Web3世界。独立的数据可用性层将成为Web3不可或缺的环节。

Web3趋势前瞻:为什么我们需要独立的数据可用性层?

从去中心化存储到数据可用性层

传统上,数据主要通过中心化方式进行云存储,完整地存储在中心化服务器上。随着时间推移,用户对个人信息安全和数据存储的需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一些大型数据运营商发生数据泄露事件后,中心化存储的弊端逐渐显现。再加上Web3时代的推进和区块链应用的展开,数据变得更加多样化,规模不断增长,个人网络数据的维度更全面,也更具价值,使得数据安全和隐私变得愈发重要。

去中心化数据存储应运而生。它是Web3领域最早出现也是最受关注的基础设施之一。与中心化存储相比,去中心化存储遵循共享经济原则,利用海量边缘存储设备提供服务,数据实际上存储在提供者节点上。因此,去中心化存储项目方无法控制这些数据,用户可以真正掌控自己的信息。

目前常见的去中心化存储项目有两种模式。一种以出块为目的,用存储来挖矿,但这种模式可能导致存储和下载速度缓慢。另一种采用一个或几个节点作为中心化节点进行验证,但这种方式存在单点故障风险。

数据可用性(DA)本质上是让轻节点在不参与共识的情况下,无需存储全部数据或实时维护全网状态,也能高效确保数据可用性和准确性。独立的数据可用性层有效避免了单点故障问题,最大化保障了数据安全。

此外,Layer2扩容方案也需要使用数据可用性层。Layer2借助Layer1作为共识层,除了将批量交易结果更新到Layer1,还需要确保原始交易数据的可用性。将数据存放于专属的数据可用性层,而只将数据计算的Merkle根记录于共识层中,是更合理的设计,也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Web3趋势前瞻:为什么我们需要独立的数据可用性层?

独立数据可用性层分析

Celestia

Celestia提供了独立的DA公链,拥有一系列验证节点、区块生产者和共识机制,以提升安全等级。Layer2将交易数据发布到Celestia主链,由Celestia的验证人对DA认证的Merkle根进行签名,并发送给以太坊主链上的DA桥接合约进行验证和存储。

Celestia采用乐观证明机制,在网络正常运行时效率很高。轻节点只需接收数据并按照编码进行恢复,整个流程在不出问题的情况下非常高效。

MEMO

MEMO是一个通过算法特性聚合全球边缘存储设备的新一代高容量、高可用性企业级存储网络。它基于区块链点对点技术,实现了去数据中心、多对多的存储操作。MEMO主链中保存着约束所有节点的智能合约,控制着数据上传、存储节点匹配、系统运转和惩罚机制等关键操作。

MEMO利用纠删码和数据修复技术改善了存储功能,提高了数据安全性和存储下载效率。系统引入了Keeper角色来防止节点被恶意攻击,通过多个角色相互制约来维持经济平衡。MEMO能够支持高容量、高可用性的企业级商业存储用途,可为NFT、GameFi、DeFi、SocialFi等提供安全可靠的云存储服务,并兼容Web2,是区块链与云存储的融合产物。

随着Web3时代的深入发展,独立数据可用性层将在未来的数据存储和管理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用户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数据服务。

Web3趋势前瞻:为什么我们需要独立的数据可用性层?

TIA1.8%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ETH三明治侠vip
· 20小时前
学这些不如直接抄底屯点eth
回复0
空投碎片收集者vip
· 20小时前
就不存个P2P看看?
回复0
梗图收藏家vip
· 20小时前
数据玩的太花哨了
回复0
ForkMongervip
· 20小时前
哈哈,实际上这只是另一个等待被利用的攻击向量。
查看原文回复0
分叉小王子vip
· 20小时前
这钱也太好恰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