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释出《数位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2.0》(简称《宣言 2.0》),标志着香港在数位资产领域的战略升级。 (前情提要:香港《稳定币条例》全解读:从定义、监管架构、申请资格到市场影响 ) (背景补充:香港《稳定币法》8/1生效,金管局总裁余伟文:稳定币不是投机工具,三大门槛构成港元护城河) 新版宣言在延续支援创新、平衡监管等核心理念的基础上,聚焦提升数位资产交易流动性、推动更多元化的数位资产产品供 1. 内容简述 2025 年 6 月 26 日,香港政府释出《数位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2.0》(简称《宣言 2.0》),标志着香港在数位资产领域的战略升级,以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全球数位金融枢纽的竞争力。新版宣言在延续支援创新、平衡监管等核心理念的基础上,聚焦提升数位资产交易流动性、推动更多元化的数位资产产品供应,以强化香港作为全球数位资产中心的地位。 《宣言 2.0》以「LEAP」为框架,分别对应优化法律与监管(Legal and regulatory streamlining )、扩展套件代币化产品种类(Expanding the suite of tokenised products)、推进应用场景及跨界别合作(Advancing use cases and cross-sectoral collaboration),以及人才与合作伙伴发展(People and partnership development),旨在打造一个创新且具活力、可持续且深度融入实体经济的数位资产生态圈,强化香港在全球金融格局中的领先地位。 2. 要点解读 2.1 首份政策宣言回顾 2022 年 10 月 31 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释出《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明确政府和监管机构以「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规则」的原则制订虚拟资产监管框架,并将推动建立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和涉及支付用途稳定币的监管制度。同时表示对于日后研讨代币化资产的产权和智慧合约的合法性持开放态度;亦会推出实验计划让政府绿色债券发行代币化以供机构投资者认购。 2.2 既有监管及税务政策概述 此前香港尚未制定专门针对数位资产的独立监管框架。自 2017 年起,香港证监会统一监管「证券型」代币,内容包括对交易平台、「虚拟资产」投资组合经理和基金的牌照提出要求,旨在确保符合现有证券和期货条例(SFO)的规定。对于场外交易(Over The Counter,OTC)则需要申领香港海关金钱服务经营者(Money Service Operator,MSO)牌照。2025 年 5 月 21 日正式通过《稳定币条例》,首次建立起针对稳定币的监管框架。 数位资产的税务行为则主要适用香港税务局 2020 年更新的《税务条例释义及执行指引》(Departmental Interpretation and Practice Notes,简称 DIPN)第 39 号,其中新增了数位资产如何征税的相关内容。DPIN 39 号文将数位代币分为支付型代币(Payment tokens)、证券型代币(Security tokens)和实用型代币(Utility tokens)。按照 DPIN 39 号文和香港的一般税务规定,数位代币的利得税取决于其性质和用途。首次代币发行(ICO)收益的税收处理通常遵循发行的代币的属性,即决定税收待遇的是代币的权利和义务的性质,而不是代币发行的形式。同时,通过出售资本资产产生的利润不征收利得税。如果购买数位资产是为了长期投资目的,处置这些资产所获得的利润也不征收利得税。但来源于加密货币业务活动(包括加密货币交易、加密货币交换、挖矿等)且产生在香港的利润应征收利得税。对于以加密货币形式收取的就业收入则适用薪俸税。 2.3 宣言要点解读 在首份政策宣言的基础上,香港政府进一步推出《宣言 2.0》,彰显其在防范风险与鼓励创新之间寻求精细平衡、提升自身在数位资产领域地位的决心。LEAP 框架下的系列举措正是本次《宣言 2.0》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优化法律与监管方面,香港政府正构建统一及全面的监管框架,涵盖数位资产交易平台、稳定币发行人、数位资产交易服务提供者及数位资产托管服务提供者,核心目标为保障投资者和消费者。香港政府并未成立专门的数位资产监管部门,而是尝试将数位资产融入香港的既有监管制度,理清责任链条和管辖许可权,避免监管重合。政府建议指明证监会为数位资产交易服务提供者的主要监管机构,负责发牌及注册事宜,制定标准,优化监管流程,并减低不同数位资产监管框架下的潜在监管套利。而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则将作为银行的前线监管机构,监督其数位资产交易活动。同样地,证监会将担任数位资产托管服务提供者的主要监管机构,负责发牌和注册,以及制定相关标准,而金管局将作为银行的前线监管机构,监督其数位资产托管活动。此外,财经事务及库务局(政策宣言的具体释出机构,主要负责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包括香港金融市场发展相关的政策的制定和立法建议,香港政府的资产、开支和收入的管理)及金管局将牵头代币化法律监管框架,参考国际经验及实践情况,以促进代币化在香港的进一步应用。 在扩展套件代币化产品种类方面,香港政府会将代币化政府债券发行常规化,并探索不同货币及年期安排。为进一步发挥代币化的优势,财库局及金管局将继续与行业专家沟通,了解市场不同方面的意见,包括有关纳入数位货币以提升交易效率,二级市场交易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大投资者参与本地债券市场等。 此外,香港政府还将为现实世界资产及金融资产代币化提供诱因,以提升市场的效率、可及性及流动性。通过金管局的 Ensemble 专案(该专案旨在探索建基于区块链平台的创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以批发层面央行数位货币(wCBDC)促进市场以代币化货币进行无缝的银行同业结算)鼓励创新应用场景,包括代币化传统金融产品(如货币市场基金及其他基金)以及现实世界资产的收益流。并探讨建立 Ensemble 基础设施,促进银行间代币化存款的结算,以简化流程并提...
一文读懂《香港数位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2.0》
香港政府释出《数位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2.0》(简称《宣言 2.0》),标志着香港在数位资产领域的战略升级。 (前情提要:香港《稳定币条例》全解读:从定义、监管架构、申请资格到市场影响 ) (背景补充:香港《稳定币法》8/1生效,金管局总裁余伟文:稳定币不是投机工具,三大门槛构成港元护城河) 新版宣言在延续支援创新、平衡监管等核心理念的基础上,聚焦提升数位资产交易流动性、推动更多元化的数位资产产品供 1. 内容简述 2025 年 6 月 26 日,香港政府释出《数位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2.0》(简称《宣言 2.0》),标志着香港在数位资产领域的战略升级,以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全球数位金融枢纽的竞争力。新版宣言在延续支援创新、平衡监管等核心理念的基础上,聚焦提升数位资产交易流动性、推动更多元化的数位资产产品供应,以强化香港作为全球数位资产中心的地位。 《宣言 2.0》以「LEAP」为框架,分别对应优化法律与监管(Legal and regulatory streamlining )、扩展套件代币化产品种类(Expanding the suite of tokenised products)、推进应用场景及跨界别合作(Advancing use cases and cross-sectoral collaboration),以及人才与合作伙伴发展(People and partnership development),旨在打造一个创新且具活力、可持续且深度融入实体经济的数位资产生态圈,强化香港在全球金融格局中的领先地位。 2. 要点解读 2.1 首份政策宣言回顾 2022 年 10 月 31 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释出《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明确政府和监管机构以「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规则」的原则制订虚拟资产监管框架,并将推动建立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和涉及支付用途稳定币的监管制度。同时表示对于日后研讨代币化资产的产权和智慧合约的合法性持开放态度;亦会推出实验计划让政府绿色债券发行代币化以供机构投资者认购。 2.2 既有监管及税务政策概述 此前香港尚未制定专门针对数位资产的独立监管框架。自 2017 年起,香港证监会统一监管「证券型」代币,内容包括对交易平台、「虚拟资产」投资组合经理和基金的牌照提出要求,旨在确保符合现有证券和期货条例(SFO)的规定。对于场外交易(Over The Counter,OTC)则需要申领香港海关金钱服务经营者(Money Service Operator,MSO)牌照。2025 年 5 月 21 日正式通过《稳定币条例》,首次建立起针对稳定币的监管框架。 数位资产的税务行为则主要适用香港税务局 2020 年更新的《税务条例释义及执行指引》(Departmental Interpretation and Practice Notes,简称 DIPN)第 39 号,其中新增了数位资产如何征税的相关内容。DPIN 39 号文将数位代币分为支付型代币(Payment tokens)、证券型代币(Security tokens)和实用型代币(Utility tokens)。按照 DPIN 39 号文和香港的一般税务规定,数位代币的利得税取决于其性质和用途。首次代币发行(ICO)收益的税收处理通常遵循发行的代币的属性,即决定税收待遇的是代币的权利和义务的性质,而不是代币发行的形式。同时,通过出售资本资产产生的利润不征收利得税。如果购买数位资产是为了长期投资目的,处置这些资产所获得的利润也不征收利得税。但来源于加密货币业务活动(包括加密货币交易、加密货币交换、挖矿等)且产生在香港的利润应征收利得税。对于以加密货币形式收取的就业收入则适用薪俸税。 2.3 宣言要点解读 在首份政策宣言的基础上,香港政府进一步推出《宣言 2.0》,彰显其在防范风险与鼓励创新之间寻求精细平衡、提升自身在数位资产领域地位的决心。LEAP 框架下的系列举措正是本次《宣言 2.0》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优化法律与监管方面,香港政府正构建统一及全面的监管框架,涵盖数位资产交易平台、稳定币发行人、数位资产交易服务提供者及数位资产托管服务提供者,核心目标为保障投资者和消费者。香港政府并未成立专门的数位资产监管部门,而是尝试将数位资产融入香港的既有监管制度,理清责任链条和管辖许可权,避免监管重合。政府建议指明证监会为数位资产交易服务提供者的主要监管机构,负责发牌及注册事宜,制定标准,优化监管流程,并减低不同数位资产监管框架下的潜在监管套利。而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则将作为银行的前线监管机构,监督其数位资产交易活动。同样地,证监会将担任数位资产托管服务提供者的主要监管机构,负责发牌和注册,以及制定相关标准,而金管局将作为银行的前线监管机构,监督其数位资产托管活动。此外,财经事务及库务局(政策宣言的具体释出机构,主要负责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包括香港金融市场发展相关的政策的制定和立法建议,香港政府的资产、开支和收入的管理)及金管局将牵头代币化法律监管框架,参考国际经验及实践情况,以促进代币化在香港的进一步应用。 在扩展套件代币化产品种类方面,香港政府会将代币化政府债券发行常规化,并探索不同货币及年期安排。为进一步发挥代币化的优势,财库局及金管局将继续与行业专家沟通,了解市场不同方面的意见,包括有关纳入数位货币以提升交易效率,二级市场交易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大投资者参与本地债券市场等。 此外,香港政府还将为现实世界资产及金融资产代币化提供诱因,以提升市场的效率、可及性及流动性。通过金管局的 Ensemble 专案(该专案旨在探索建基于区块链平台的创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以批发层面央行数位货币(wCBDC)促进市场以代币化货币进行无缝的银行同业结算)鼓励创新应用场景,包括代币化传统金融产品(如货币市场基金及其他基金)以及现实世界资产的收益流。并探讨建立 Ensemble 基础设施,促进银行间代币化存款的结算,以简化流程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