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和屎一样!Arthur Hayes:2028 BTC 将达100 万镁,9 兆镁流动性即将入市

BitMEX 创办人 Arthur Hayes 于 5/28 在 Bitcoin 2025 大会上表示,美国政府为了解决庞大债务问题,从现在到 2028 年会开始大量印钞,预计市场将涌入高达 9 兆美元的资金,规模远超于 COVID 疫情时期。 他表示,比特币 (Bitcoin) 绝对是这波通膨的「最大赢家」,币价冲上百万美元只是刚好而已。

重点摘要

美财长贝森特 (Scott Bessent) 被 Hayes 说成是「二手车业务」,任务是推销国债

Hayes 表示,买债券还不如买股票、黄金与 BTC

美国 2025 年财政赤字与支出,恐再创新高

若无法缩减开支,只能「增发国债」来刺激经济成长

美国会启动三大流动性解决方案:银行无限杠杆买债、课重税驱赶外资、重启房地美 (Freddie Mac) 与房利美 (Fannie Mac)

假设三大方案落实,预估 2028 年前,市场会迎来 9 兆美元资金潮

对照到 2020 年 COVID 时带动的比特币行情,币价冲上百万刚好而已

美债难卖,美财长 Bessent 变身销售业务

Hayes 率先表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 (Scott Bessent) 根本就是「销售业务」,任务就是要卖掉没人想买的美国国债,因为他的美国政府老板需要资金来运作。

他指出,外界常说贝森特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人,也曾在索罗斯 (George Soros) 底下工作,参与过多场货币战争。可他现在的角色就是被迫当个推销员,硬着头皮推销美债

美债跟大便一样,不如买股票、黄金和 BTC

Hayes 表明美债就是大便,接着引用数据表示自从 2017 年以来,美债供给量暴增 80%。如果把美国长期公债 ETF (TLT) 拿来与那斯达克指数 (NASDAQ)、黄金还有比特币 (BTC) 相比,结果会是:

黄金与 NASDAQ:报酬率大赢 TLT 近 80%

比特币:报酬率大赢 TLT 近 99%

图为 Hayes 引用 TLT 与 NASDAQ 指数的报酬率对比数据, NASDAQ 大赢 川普政府还会扩大财政赤字,无意缩减支出

Hayes 指出,虽然川普政府一直喊口号说要控制支出,但实际上美国 2025 年的政府开支与财政赤字预估将比 2024 年还高。

而马斯克 (Elon Musk) 原本主导政府效率部 (DOGE) 要来强力削减开支,但目前却在政治压力下淡出,因为删预算就是挡人财路,硬干的路不好走。

左图显示美国 2025 年债务量将高于 2024 年债务量,右图为马斯克 美政府无力节流,靠印钞、搞通膨作为解决方案

Hayes 笑称美财长贝森特最近一直上节目强调要拚经济成长,可实际上政府无力节流,只能加大国债供给量、印钞拚经济,他还举中国为例,表示:

「中国的经济数字都是信贷堆出来的,美国看似也只能走这条路。」

Hayes 指出,这样的环境下,最可能会再次受益的资产,就是比特币 (BTC) 。

美国三大资金政策准备启动,2028 年前流动性总额达 9 兆美元

Hayes 指出,接下来美国政府的三大资金政策将推动比特币 (BTC) 进入新一波牛市:

他预估 2028 年前,会有约 3 兆美元来自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放款,而这是给穷人的量化宽松 (QE)

9,000 亿美元的外资撤出美债,将由美国的商业银行透过「无限杠杆」买债补上

房利美 (Fannie Mae) 与房地美 (Freddie Mac) 假设重返市场,预估将释出 5 兆美元的房贷资金。

这三项加总起来,让美国在 2028 年前的流动性总额接近 9 兆美元。他表示:

「在 COVID 疫情期间,我们的资产价格大约涨了 10 倍。如果这次印的钱是 COVID 时期的两倍,那么让比特币币价涨到 100 万美元,只是刚好而已。」

(比特币 2028 币价破 100 万镁!Arthur Hayes 警告:欧洲人快逃、把钱转出来)

这篇文章 美债和屎一样!Arthur Hayes:2028 BTC 将达100 万镁,9 兆镁流动性即将入市 最早出现于 链新闻 ABMedia。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