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熱開啓,助力 PUMP 公募上線!
Solana 爆火項目 Pump.Fun($PUMP)現已登入 Gate 平台開啓公開發售!
參與 Gate廣場創作者活動,釋放內容力量,贏取獎勵!
📅 活動時間: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動總獎池:$500 USDT 等值代幣獎勵
✅ 活動一:創作廣場貼文,贏取優質內容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參與方式: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的原創貼文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必須帶上話題標籤: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100
二等獎(2名):$50
三等獎(10名):$10
📋 評選維度:Gate平台相關性、內容質量、互動量(點讚+評論)等綜合指標;參與認購的截圖的截圖、經驗分享優先;
✅ 活動二:發推同步傳播,贏傳播力獎勵
📌 參與方式:在 X(推特)上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使用標籤: #PumpFun # Gate
發布後填寫登記表登記回鏈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獎勵設置:傳播影響力前 10 名用戶,瓜分 $2
V神AMA重點整理:Rollups對以太坊是好事還是吸血?ETH的終極敘事是什麼?3.0進度…
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V 神)昨(19)日稍晚應邀在社群媒體平台 Tako 上,與 FSL 首席營收長 Mable Jiang 進行文字 AMA 訪談,在此次訪談中,V 神針對社群關心的多個問題進行了詳細回復(中文),包括 V 神對以太坊的定位、L1 與 L2 等。 (前情提要:Vitalik:我一度想放棄以太坊!幣圈散戶認為「迷因賭場」是最棒的,我會開心嗎?) (背景補充:以太坊Pectra升級3月登場,Vitalik:能讓Layer 2容量翻倍!Gas Limit在PoS時代首次提升) 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V 神)昨(19)日稍晚應邀在社群媒體平台 Tako 上,與 FSL 首席營收長 Mable Jiang 進行文字 AMA 訪談,在此次訪談中,V 神針對社群關心的多個問題進行了詳細回復(中文),動區為讀者整理其中重點如下。 提問 :目前的以太坊是更接近比特幣,還是作為一種世界計算機而存在?ETH 的終極敘事是什麼? V 神:我認為這兩種思維方式是互相兼容的。 如果你需要分辨哪些區塊鏈是「真正去中心化的」,可以進行一個比較簡單的設想:如果他的基金會消失了,鏈能活下去嗎?我有感覺只有比特幣和以太坊能很明確地回答:當然能。以太坊大部分的開發在基金會之外,用戶端的團隊都有獨立的商業模式,現在很多研究者不在基金會裡,除了 Devcon 之外,幾乎所有活動都是獨立的。 達到這個階段是很難的,五年前以太坊還沒有這樣。 放棄這些優點為了追求 TPS 是很大的錯誤,因為總是能有新的鏈出現,突然有比你更高的 TPS。但是去中心化和韌性是寶貴的,很少有區塊鏈能做到。 這些特點有利於打造一個有長期價值的數位貨幣,也有利於建立一個優秀的世界計算機。但世界計算機也需要解決擴容問題。「世界計算機」的意思並不是「可以同時支撐全球每個應用的計算機」,而是「全球的應用可以互相操作的地方」。高效能計算可以放在 L2,這沒問題。但這個結構還是需要 L1 有足夠的規模,具體的細節可以參考我最近寫的一篇文章。 ETH 就是適用於全球應用(包括金融,也包括其他的,比如 ENS 等等)的數位資產。ETH 也不需要每一個交易都放在 L1,但需要有足夠的吞吐量,讓任何想要使用 L1 的人至少偶爾能用到 L1。 所以這裡這兩個方向也是兼容的:幫助以太坊做到更好的世界計算機的特性,也是讓 ETH 做更好的數位貨幣的特點。 提問:你覺得過去幾年 rollups 什麼地方做得比較好?什麼地方和設想的不一樣?rollups 總體對以太坊是好事還是吸血 L1 了?以太坊是否真的需要 L2? V 神:以太坊需要 hybrid L1 + L2。 到現在為止,我們的擴容方式大概可以理解成 hybrid L1 + L2,但我覺得還沒有足夠明確定義哪些交易應該在 L1,哪些交易應該在 L2。 「一切都放在 L2」這個答案比較難接受,因為: 這樣容易失去 ETH 的交換媒介、價值儲存等位置。如果你擔心 L2 會搶走 L1 的用戶,卻不會給 L1 任何回報,這個問題在「L1 幾乎什麼都不做」的情況下會更嚴重。 跨 L2 的操作還是需要 L1。如果一個 L2 出現問題,用戶還是需要有辦法自己搬到另一個 L2。所以有一些很難避免 L1 的使用情況。我在這裡關於這個話題寫了文章。 「一切都放在 L1」這個答案也比較難接受,因為: 如果 L1 支持太多交易,容易變得中心化,即使使用 ZK-EVM 等技術。 世界對鏈上交易的需求是無限的,不管 L1 的 TPS 多高,總是可以發現一個應用需要 10 倍以上的 TPS(比如,人工智慧、小額支付、小額預測市場等)。 L2 不只是做擴容,L2 也能通過 preconfirmations 提供更快的確認速度,也能通過 sequencers 避免 MEV 的問題。 所以我們需要 hybrid L1 + L2。我覺得 L2 的角色會繼續改變,比如現在好像 EVM-equivalent L2 已經足夠了,也有可能我們會看到更多注重隱私的 L2(如 aztec、intmax 等),也有可能會有更多應用特定的 L2(如果一個應用想控制自己的 MEV 情況,這裡有好處)。 所以短期來說,我覺得我們應該繼續同時提高 L1 的能力,增加 blobs 給 L2 更多空間,推動跨 L2 的互操作性,然後市場自己會決定哪種擴容方式適合哪種應用。 提問:rollups 路線已經提出很長一段時間了,但由於無法真正的抗審查,你是否認為 Arbitrum、Base、OP 現在的中心化定序器(sequencer)是未來監管的一個大挑戰? 你認為他們會走向去中心化定序器的方案嗎?如果針對上一個問題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你怎麼看 MegaETH 的中心化定序器方案? V 神:中心化定序器也有很多優點。 中心化 sequencer 其實有很多優點: 中心化 sequencer 能保證不會用 frontrunning 等方式偷用戶的錢。 即時 preconfirmations。 很容易讓一個傳統應用變成區塊鏈應用,因為伺服器直接變成 sequencer。 可以利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點來避免中心化 sequencer 的風險:forced inclusion 的機制不讓 sequencer 審查用戶,optimistic 或者 zk 證明機制不讓 sequencer 改變或者違反應用的規則。 但是中心化 sequencer 還是有風險,所以我們不能完全靠中心化 sequencer 解決問題,有基於 rollup 或者直接在 L1 上交易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支持同時推動這兩部分的生態,然後我們可以看到哪種方法更適合哪種應用。 保持普通用戶發出抗審查交易的能力當然是非常關鍵的。 提問:ETH 3.0 的技術路線,希望實現的目標和 rollup 時代希望實現的目標有什麼區別?在去年 11 月 Devcon 公佈的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