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索尼集團推出的 Layer2 項目 Soneium 在上線主網首日就因將部分代幣列入黑名單,引發社群用戶強烈不滿。對於 Soneium 的黑名單行為,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卻稱讚表示,黑名單代幣行動為企業經營 Layer2 提供一個很好的示範,企業可以自由選擇要保留多少鏈上控制權。 (前情提要:SONY八年 Web3 進程分析:為何說 L2「Soneium」潛力可能被高估? ) (背景補充:Vitalik 開罵幣圈現況:加密貨幣已悖離密碼學、資安領域,這很失敗 ) 日本電子巨頭索尼集團(Sony Group)先前合作 Web3 基礎設施開發商 Starale Labs 推出以太坊 Layer2 項目 Soneium,試圖打造專屬於索尼的鏈上生態系。然而,Soneium 主網上線首日就因將部分代幣列入黑名單,引發社群用戶強烈不滿。 Soneium 將侵權迷因幣列入黑名單 據 The Block 報導,Soneium 的開發團隊在主網上線首(14)日將部分涉嫌侵犯智慧財產權的迷因幣列入黑名單,進而引發許多社群用戶不滿。 據了解,Soneium 本次的黑名單行動主要是針對模仿或使用 Sony 或 Soneium 認定為受保護品牌的代幣。然而,這一行為也讓被黑名單的迷因幣交易受影響,致使持倉代幣的用戶產生虧損。 對此,Pumpfun 創辦人也發推抨擊 Soneium,讓有持倉「黑名單代幣」的用戶承受無謂的損失: Sony 推出的全新以太坊 Layer 2 正在積極封鎖他們不喜歡的迷因幣(memecoins),導致所有人的持倉瞬間歸零。 那麼,為什麼你會認為其他中心化的 Layer 2 在關鍵時刻不會做出同樣的事情? 不要把你的自由視為理所當然。 Time.fun 創辦人 Kawz 也同樣批評道: soneium 在上線當天就對用戶進行了超過 10 萬美元的 ETH 割韭菜(rug pull)。 我從未見過這樣的事情。 如果想成為一條受許可的區塊鏈,沒問題。但他們不是選擇對開發者進行白名單審核,而是選擇凍結合約,實際上就是在割用戶的韭菜。 對於社群的強烈反彈,Soneium 開發商 Sony Block Solutions Labs 也在後續聲明中放軟態度,表示先前被黑名單項目會被列入可疑代幣清單、提供黑名單代幣申訴機制,並強調用戶資產沒有被凍結: 我們已採取措施來保護智慧財產權,確保生態系公平且具包容性。 為了在負責任地推動創新同時保障創作者權益,我們對特定合約在 RPC 層面施加了暫時性限制。以下是我們確保公平與透明的方式: 對被標記的合約提供寬限期 與項目團隊直接溝通以解決智慧財產權問題 為被列入黑名單的合約提供申訴機制 這讓開發者有機會在最終處理前解決相關疑慮。用戶資產未被凍結,我們的目標是將干擾降到最低,同時維護創作者的權益。 V 神稱讚 Soneium「黑名單行為」是優良示範 另一方面,對於 Soneium 引起的「中心化式」黑名單行為,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也發推表示他的觀點。他認為 Soneium 的黑名單行動是一個非常好的示範,企業可以自由選擇要保留多少鏈上控制權: Soneium 的情況是一個很好的現場示範,說明推出以太坊 Layer 2 對企業和用戶都有利。企業可以非常細緻地選擇要保留多少控制權,或將多少權力交給用戶。 但無論他們選擇什麼規則,那就是規則。所有內容都在鏈上,透明且可供第三方審核。 你可以打造一個非常封閉的系統,沒有退出機制,營運方可以隨意編輯狀態根(state root),但用戶會完全了解自己參與的是什麼樣的系統,L2beat 和眾多獨立的網路偵探也會幫助他們識別風險; 你也可以建立一個完全開放的系統。 或者,你也可以設計一個系統,讓用戶知道在需要時可以在 Layer 2 發送交易,但會面臨較大的阻力——排序者(sequencer)可以限速,但無法審查交易。這基本上就是 Sony 所採取的方式。 此外,Vitalik 還補充道,這一切都是自由市場的運作。作為一個生態系統,我們需要關注的主要事項是: 大量的金融活動是否發生在完全開放的環境中。 是否有足夠的工具幫助用戶理解他們所參與的鏈上環境特性。 儘管 Vitalik 強調,團隊有自主選擇掌握多少「控制權」的權利,但這樣是否違背了區塊鏈所提倡的去中心化特性,這點值得深思。此外,在上述案例中,有許多 Soneium 鏈上用戶因為突發的黑名單代幣事件,蒙受不必要的資金損失。而這是否也意味著,不熟悉或者不知道有「規則」的用戶,就注定成為任項目方玩弄的棋子呢? The @Soneium situation is a good live demonstration of how launching an ethereum L2 is great for businesses \*and\* users. Businesses can make very fine-grained choices around how much control they keep vs give to users. But whatever rules they choose, that's what the rules are.… — vitalik.eth (@VitalikButerin) January 15, 2025 相關報導 Vitalik 新文:去中心化加速主義(d/acc) 的重要性、未來發展機遇與挑戰 Vitalik:我不再相信「最優化治理」能實現,經濟學並不完美契合社會 Vitalik 呼籲優先「擴容Blob」,Pectra 升級能否成 ETH 上漲契機? 〈V神力挺Soneium「迷因幣黑名單」做得好:為企業採用L2示範了開放性〉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
V神力挺Soneium「迷因幣黑名單」做得好:為企業採用L2示範了開放性
日本索尼集團推出的 Layer2 項目 Soneium 在上線主網首日就因將部分代幣列入黑名單,引發社群用戶強烈不滿。對於 Soneium 的黑名單行為,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卻稱讚表示,黑名單代幣行動為企業經營 Layer2 提供一個很好的示範,企業可以自由選擇要保留多少鏈上控制權。 (前情提要:SONY八年 Web3 進程分析:為何說 L2「Soneium」潛力可能被高估? ) (背景補充:Vitalik 開罵幣圈現況:加密貨幣已悖離密碼學、資安領域,這很失敗 ) 日本電子巨頭索尼集團(Sony Group)先前合作 Web3 基礎設施開發商 Starale Labs 推出以太坊 Layer2 項目 Soneium,試圖打造專屬於索尼的鏈上生態系。然而,Soneium 主網上線首日就因將部分代幣列入黑名單,引發社群用戶強烈不滿。 Soneium 將侵權迷因幣列入黑名單 據 The Block 報導,Soneium 的開發團隊在主網上線首(14)日將部分涉嫌侵犯智慧財產權的迷因幣列入黑名單,進而引發許多社群用戶不滿。 據了解,Soneium 本次的黑名單行動主要是針對模仿或使用 Sony 或 Soneium 認定為受保護品牌的代幣。然而,這一行為也讓被黑名單的迷因幣交易受影響,致使持倉代幣的用戶產生虧損。 對此,Pumpfun 創辦人也發推抨擊 Soneium,讓有持倉「黑名單代幣」的用戶承受無謂的損失: Sony 推出的全新以太坊 Layer 2 正在積極封鎖他們不喜歡的迷因幣(memecoins),導致所有人的持倉瞬間歸零。 那麼,為什麼你會認為其他中心化的 Layer 2 在關鍵時刻不會做出同樣的事情? 不要把你的自由視為理所當然。 Time.fun 創辦人 Kawz 也同樣批評道: soneium 在上線當天就對用戶進行了超過 10 萬美元的 ETH 割韭菜(rug pull)。 我從未見過這樣的事情。 如果想成為一條受許可的區塊鏈,沒問題。但他們不是選擇對開發者進行白名單審核,而是選擇凍結合約,實際上就是在割用戶的韭菜。 對於社群的強烈反彈,Soneium 開發商 Sony Block Solutions Labs 也在後續聲明中放軟態度,表示先前被黑名單項目會被列入可疑代幣清單、提供黑名單代幣申訴機制,並強調用戶資產沒有被凍結: 我們已採取措施來保護智慧財產權,確保生態系公平且具包容性。 為了在負責任地推動創新同時保障創作者權益,我們對特定合約在 RPC 層面施加了暫時性限制。以下是我們確保公平與透明的方式: 對被標記的合約提供寬限期 與項目團隊直接溝通以解決智慧財產權問題 為被列入黑名單的合約提供申訴機制 這讓開發者有機會在最終處理前解決相關疑慮。用戶資產未被凍結,我們的目標是將干擾降到最低,同時維護創作者的權益。 V 神稱讚 Soneium「黑名單行為」是優良示範 另一方面,對於 Soneium 引起的「中心化式」黑名單行為,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也發推表示他的觀點。他認為 Soneium 的黑名單行動是一個非常好的示範,企業可以自由選擇要保留多少鏈上控制權: Soneium 的情況是一個很好的現場示範,說明推出以太坊 Layer 2 對企業和用戶都有利。企業可以非常細緻地選擇要保留多少控制權,或將多少權力交給用戶。 但無論他們選擇什麼規則,那就是規則。所有內容都在鏈上,透明且可供第三方審核。 你可以打造一個非常封閉的系統,沒有退出機制,營運方可以隨意編輯狀態根(state root),但用戶會完全了解自己參與的是什麼樣的系統,L2beat 和眾多獨立的網路偵探也會幫助他們識別風險; 你也可以建立一個完全開放的系統。 或者,你也可以設計一個系統,讓用戶知道在需要時可以在 Layer 2 發送交易,但會面臨較大的阻力——排序者(sequencer)可以限速,但無法審查交易。這基本上就是 Sony 所採取的方式。 此外,Vitalik 還補充道,這一切都是自由市場的運作。作為一個生態系統,我們需要關注的主要事項是: 大量的金融活動是否發生在完全開放的環境中。 是否有足夠的工具幫助用戶理解他們所參與的鏈上環境特性。 儘管 Vitalik 強調,團隊有自主選擇掌握多少「控制權」的權利,但這樣是否違背了區塊鏈所提倡的去中心化特性,這點值得深思。此外,在上述案例中,有許多 Soneium 鏈上用戶因為突發的黑名單代幣事件,蒙受不必要的資金損失。而這是否也意味著,不熟悉或者不知道有「規則」的用戶,就注定成為任項目方玩弄的棋子呢? The @Soneium situation is a good live demonstration of how launching an ethereum L2 is great for businesses *and* users. Businesses can make very fine-grained choices around how much control they keep vs give to users. But whatever rules they choose, that's what the rules are.… — vitalik.eth (@VitalikButerin) January 15, 2025 相關報導 Vitalik 新文:去中心化加速主義(d/acc) 的重要性、未來發展機遇與挑戰 Vitalik:我不再相信「最優化治理」能實現,經濟學並不完美契合社會 Vitalik 呼籲優先「擴容Blob」,Pectra 升級能否成 ETH 上漲契機? 〈V神力挺Soneium「迷因幣黑名單」做得好:為企業採用L2示範了開放性〉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