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一副撲克牌揭祕幣圈大佬背後的故事
揭開幣圈神祕面紗:撲克牌中的大佬們
幣圈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充滿欲望、驕傲、信仰和焦慮的世界。經過多年的發展,這個神祕的圈子終於開始揭開它的面紗。
在這個圈子裏流傳着一副獨特的大佬撲克牌,54張漫畫風格的撲克牌代表着54位幣圈知名人士。其中包括神祕的比特幣創始人、崇尚自由市場的程序員、大型交易所的CEO,以及通過炒幣致富的"大神"等。
這場真人版的牌局已經開始,猶如鏡花水月,讓人唏噓不已。有人憑藉先知先覺實現了財務自由,有人被迫遠走他鄉,有人手握好牌卻輸得一塌糊塗,還有人玩弄手段最終被清算。
讓我們從這副撲克牌中挑選幾張具有代表性的,來了解幣圈的人和事。
方片J:交易所明星的隕落
OKCoin曾是國內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之一,其創始人是幣圈大佬撲克牌中的"方片J"。
這位創始人曾將馬雲視爲偶像,最近一次被拿來與馬雲對比是因爲他表示"公司未來隨時準備捐給國家"。這讓人想起馬雲曾說過,如果國家需要支付寶,他會毫不猶豫地上交。
然而,OKCoin終究不是支付寶,其創始人也不是馬雲。
紅桃J:"翻牆"布局,迅速崛起的新幣王
某知名交易平台的創始人兼CEO,在撲克牌中爲"紅桃J",最近備受關注。2018年2月,他登上了福布斯封面,從一個堅信比特幣的程序員變成了福布斯數字貨幣富豪榜上的億萬富翁,僅用了半年時間。
這位充滿理想主義和冒險精神的IT男孩,2014年賣掉了上海的房子,全身心投入比特幣。借着2017年數字貨幣市場的牛市,他做出了兩個關鍵決定:專注於幣幣交易,並大力拓展海外市場。這源於一位朋友的建議:"如果不與傳統金融機構產生聯繫,風險和監管復雜性都會降低。"
紅桃Q:一姐力挺,平台卻不安
某知名交易平台的爆發,除了創始人的遠見外,撲克牌中的"紅桃Q"——該平台的合夥人也功不可沒。被稱爲幣圈一姐的她,曾學習心理學,做過旅遊衛視主持人和直播平台副總裁。她利用直播模式將該平台推向全球第一。
2018年1月9日,爲推廣一種代幣,她策劃了全球性直播活動,在多個平台上進行"撒幣"。只要在該平台交易達到1個比特幣的用戶就可以參與抽獎,共60位用戶每人獲得價值1萬美金的代幣,1位幸運用戶還獲得了一輛豪華跑車大獎。這種直播抽獎的方式爲平台帶來了大量用戶和交易量。
作爲幣圈一姐,她出現在任何場合都是焦點。她所在的社群是最和諧的,據業內人士稱,"很多大佬的羣裏本來沒人說話,一拉她進去,馬上就熱鬧起來了"。
紅桃A:笑看韭菜,首富套路戳人性
2018年春節,"三點無眠"微信羣徹底火了。羣裏匯集了互聯網和投資界的大佬,很多幣圈新人將這些大佬奉爲神明。
羣裏的"紅桃A"是個大名人,頭銜包括:中國比特幣首富、暢銷書作家、天使投資人等。他從一名英語講師搖身一變成爲中國幣圈的首富和意見領袖。
他瘋狂地將自己塑造成神,目的何在?在這片財富沃土上,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韭菜種植園"。收割中產階級,就得戳中他們的痛點,了解他們最渴望的夢想:打破階層壁壘。
"一夜暴富"特別迎合人性,自古以來都有市場。比特幣和ICO代幣的出現,在某些人眼中,就是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列車。2017年6月底,他推出的第一個ICO項目白皮書問世,盡管存在質疑,但追隨者們並不在意。他成功籌集到1.85億美元,到7月初,這個項目在二級市場的市值飆升到了50億美元,被戲稱爲"價值50億美元的空氣"。
2017年9月,ICO遭遇強監管,他終於面臨信任危機。在套現1.85億美元後,項目團隊宣稱與他沒有關係,而且不再允許中國人參與眾籌。人們開始質疑他是天使還是騙子。
梅花A:強推分叉,礦霸欲統江湖
在圈內真正有影響力的是一位低調的實力派大佬,被稱爲"算力皇帝"、"一代礦霸",他就是撲克牌中的"梅花A"。
這位1986年出生的北大研究生,擁有心理學和經濟學雙學位,是某知名礦機公司創始人,也是比特幣早期布道者。2011年6月,他接觸到比特幣,隨即花了三天時間研究技術要點。那一年,他翻譯了比特幣白皮書,這是中文世界裏的第一份。
真正讓他聲名鵲起的是2013年創立的礦機公司。當時,比特幣價格一路上升,他意識到,比特幣更大的賺錢機會在行業上遊——生產挖礦機器。
他一向作風低調,但隨着比特幣擴容問題升級,他開始高調站隊,大力支持分叉,引起了業內的巨大爭議。在未能與另一團隊達成共識後,他自行推出了比特幣分叉幣,一度引發幣圈的腥風血雨。
作爲"礦霸",他到底擁有多少個比特幣,仍然是個謎。在接受媒體訪談時,他一統江湖之意顯露無疑:"分叉幣有自己獨立的路線,對以後的前景和未來發展,有不同於比特幣的理解。在分叉之前,跟比特幣有一段歷史淵源,但是分叉之後就是自己的獨立社區,僅此而已。"
在一次區塊鏈大會上,他甚至提出區塊鏈"私有央行"概念,引起轟動。
監管者的九問
隨着幣圈的發展,監管者開始關注這個領域。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局長提出了"九問區塊鏈",直擊要害:
"如果你了解區塊鏈,你就不會相信披着區塊鏈外衣的神話。如果你了解比特幣,你就不會相信比特幣永遠漲上天。如果你了解ICO是什麼,你就一定會認爲那不過是美麗的謊言。如果你了解Token是什麼,你就會知道很多人是在講故事。"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也表示要"扎實推進央行數字貨幣研發,開展對各類虛擬貨幣的整頓清理。"
幣圈的又一輪洗牌或許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