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美國大選風向標:哈裏斯民調領先川普1.6% 專家解讀政策影響
美國總統大選:哈裏斯能否戰勝川普?
近期,美國總統候選人辯論引發了廣泛關注。這是哈裏斯和川普首次正面交鋒,可能也是大選前唯一的一次辯論。上一輪辯論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拜登的決定,進而改變了大選格局。此次辯論中,普遍認爲哈裏斯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超出了外界預期,而川普則表現平平。
辯論結束後,博彩市場迅速反應。短短兩小時內,哈裏斯當選的合約價格從53美元升至57美元,川普當選的合約價格則從52美元跌至47美元,雙方差距進一步拉大。這一變化表明更多人看好哈裏斯勝出,證實了她的辯論表現超出市場預期。
哈裏斯在多個議題上表現出色。她在墮胎問題上直面女性選民關切,展現強烈共情與同理心。在種族問題討論中,她通過分享個人經歷,表現出對少數族裔的深刻理解與支持。此外,哈裏斯注重強調未來發展計劃,並有意與拜登保持區別,傳遞出注入新鮮力量與推動變革的希望。相比之下,川普在辯論中表現相對遜色。他主要關注非法移民、關稅政策以及化石能源供應等議題,盡管這些問題重要,但論述缺乏創新,可能難以吸引中間派選民。
哈裏斯隨後在社交媒體上邀請川普再來一場電視辯論賽,引起不小關注,試圖通過再戰一場爲自己贏得更多選票。
近期,哈裏斯位於亞利桑那州的競選辦公室遭遇槍擊。警方通報稱,辦公室的玻璃門和窗戶上留有四個彈孔。槍擊發生在夜間,事發時辦公室內無人,未造成人員傷亡。初步調查認定這是一場潛在的財產犯罪。
對於這起事件,市場有兩種解讀:一種認爲可能是川普支持者的報復行動;另一種則猜測這可能是哈裏斯自導自演,目的是轉移公衆注意力、混淆視聽。
最新的聯邦申報文件顯示,哈裏斯及其競選團隊與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日常支出,遠超川普及共和黨的競選開銷。哈裏斯團隊8月份的平均日支出高達750萬美元,川普陣營則爲260萬美元。在籌集競選資金方面,哈裏斯也遙遙領先。數據顯示,哈裏斯的競選團隊與民主黨在8月份共籌集3.61億美元,目前總計籌得4.04億美元。相比之下,川普的競選團隊同期僅籌集1.3億美元,加上政治行動委員會捐贈的2500萬美元,截至8月底,川普的競選資金總額爲2.95億美元。
這些資金將有助於哈裏斯擴大全國範圍內的競選團隊,僱傭更多政治人才,在全國各地設立辦事處,直接與選民接觸,宣傳施政理念;同時加大廣告投放規模,包括電視、報紙、廣播和社交媒體等多渠道宣傳;還可用於展開更多民意調查和研究,支持更多集會和上門拜訪等活動,增強選民好感和印象。
哈裏斯具有多重優勢:少數族裔背景、移民家庭出身、女性身分、名校畢業、職業律師以及加州首位女性檢察長等。她出生於高學歷移民家庭,父親是牙買加裔黑人,曾任斯坦福大學名譽教授。母親是印度裔生物學家。丈夫道格·埃姆霍夫具有猶太血統,這使她在猶太選民羣體中也能獲得一定支持。
然而,哈裏斯也面臨一些爭議。她在擔任舊金山檢察官期間曾被指責阻撓對孌童案件的審查,還因"逃學法案"和"零元購法案"等問題受到批評。她的競選行爲同樣引發爭議,如爲拉攏華裔選民取中文名"賀錦麗",以及被指責對拜登家族忘恩負義。同時,哈裏斯被認爲是一個極度排華、反華的政客,在擔任參議員時對中國發表了多次尖銳言論,推動了一些重要的涉華法案。
在9月的總統辯論後,哈裏斯的民調優勢擴大,領先川普1.6%。目前,哈裏斯在已確定的陣營中約獲得226張選舉人票,川普則約有219張。爲獲勝,哈裏斯還需要44張選舉人票,川普則需51張。
對比兩位候選人的政策主張,哈裏斯的"溫和"政策對市場的影響幅度可能小於川普。哈裏斯通過財政擴張來補貼居民,可能導致短期內發債增加,這對債券資產不利,但同時也會支撐美元。她的加稅政策對美股構成壓力。川普的政策則相對有利於美股、週期性商品和比特幣,但可能會對美元產生幹預影響。
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裏,川普仍有機會實現反超。美國大選採用"選舉人團制度",獲得普選票數最多的候選人未必能夠當選。根據目前各州的民調支持率,搖擺州的選情比以往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