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3融資現狀:消費應用與基礎設施之爭Web3融資領域長期存在一種爭論:基礎設施項目是否獲得了過多的投資青睞,而消費級應用反而被忽視。然而,深入分析數據後發現,實際情況與普遍認知存在較大差異。### 消費應用vs基礎設施:定義與區別消費應用項目直接面向終端用戶,提供易用的服務和工具,如金融、娛樂、社交等應用。基礎設施項目則專注於構建底層技術,如區塊鏈協議、跨鏈互操作性等,爲其他應用提供支持。### 融資趨勢分析 從2018年至2024年的數據來看:1. 交易數量:消費應用佔74%,基礎設施佔26%。即使在2023-2024年,消費應用仍佔68%。2. 融資金額:2018-2020年,僅11%資金流向基礎設施。2021-2022年這一比例升至19%,2023-2024年進一步提升至25%-43%。2023Q4至2024Q2期間,基礎設施項目融資總額首次超過消費應用。3. 投資者參與度:消費應用一直更受歡迎。2021-2022年,79%的投資者交易集中在消費項目。但差距正在縮小,2024年基礎設施項目已佔40%。4. 單筆融資規模:2022年起,基礎設施項目的中位數融資規模開始超過消費應用,2024年達到消費應用的兩倍。### 市場動態解讀1. 2020-2021年消費應用熱潮與疫情期間人們行爲改變有關。2. 2022年Terra/Luna崩潰引發連鎖反應,導致市場信心受挫。3. 2023-2024年加密市場反彈未完全傳導至VC市場,反映出之前對消費應用投資的"宿醉"效應。4. Web3融資趨勢與傳統VC獨角獸數量走勢高度相似,均經歷了2021年的高峯和隨後的調整。5. Web3特有的代幣融資機制允許更靈活的退出,緩解了投資失敗的衝擊。### 風險偏好指數研究引入了"風險偏好指數"來量化投資者偏好。該指數綜合考慮資本佔比、交易數量和投資人數量,分值0-1之間。截至目前,基礎設施項目得分尚未超過消費應用,最接近的一次是2024年Q1的0.48分。### 結論與思考數據顯示,與普遍認知相反,風險投資長期以來更青睞消費應用而非基礎設施。這種資本配置是否反映了生態系統的真實成熟度,還是我們過早將注意力轉向了消費層面?未來的挑戰在於如何在消費應用和基礎設施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以推動Web3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
解密Web3融資趨勢:消費應用仍佔主導 基礎設施崛起
Web3融資現狀:消費應用與基礎設施之爭
Web3融資領域長期存在一種爭論:基礎設施項目是否獲得了過多的投資青睞,而消費級應用反而被忽視。然而,深入分析數據後發現,實際情況與普遍認知存在較大差異。
消費應用vs基礎設施:定義與區別
消費應用項目直接面向終端用戶,提供易用的服務和工具,如金融、娛樂、社交等應用。基礎設施項目則專注於構建底層技術,如區塊鏈協議、跨鏈互操作性等,爲其他應用提供支持。
融資趨勢分析
從2018年至2024年的數據來看:
市場動態解讀
2022年Terra/Luna崩潰引發連鎖反應,導致市場信心受挫。
2023-2024年加密市場反彈未完全傳導至VC市場,反映出之前對消費應用投資的"宿醉"效應。
風險偏好指數
研究引入了"風險偏好指數"來量化投資者偏好。該指數綜合考慮資本佔比、交易數量和投資人數量,分值0-1之間。截至目前,基礎設施項目得分尚未超過消費應用,最接近的一次是2024年Q1的0.48分。
結論與思考
數據顯示,與普遍認知相反,風險投資長期以來更青睞消費應用而非基礎設施。這種資本配置是否反映了生態系統的真實成熟度,還是我們過早將注意力轉向了消費層面?未來的挑戰在於如何在消費應用和基礎設施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以推動Web3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