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的下一個十年:Vitalik Buterin的願景與挑戰

來源:Bankless播客

內容整理:Peter_Techub News

圖片來源:《周一播客》

以太坊,這個全球領先的區塊鏈平台,迎來了它的十周年。創始人Vitalik Buterin在接受Bankless播客專訪時,回顧了過去十年的成就與挑戰,並展望了以太坊未來十年的發展方向。從最初的白皮書到如今管理近萬億美元資產的“世界帳本”,以太坊的成長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然而,Vitalik認爲,以太坊的使命遠未完成,它將繼續在去中心化、隱私保護和全球金融基礎設施的構建中扮演關鍵角色。本文將圍繞Vitalik在專訪中的核心觀點,深入探討以太坊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以太坊的十年:從白皮書到世界帳本

1.1 超乎預期的成長

2013年,Vitalik撰寫以太坊白皮書時,僅將其視爲一個副業項目,計劃在幾個月內完成並返回大學深造。然而,以太坊的發展軌跡遠超預期。2015年主網上線後,以太坊迅速成長爲一個支持去中心化金融(DeFi)、非同質化代幣(NFT)、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等創新應用的生態系統。Vitalik坦言:“它絕對比我預想的要大得多,花費的時間也比預期長,但成果也遠超預期。”

以太坊的成功不僅體現在技術層面,還在於其推動了開放性和去中心化的文化。Vitalik指出,以太坊爲許多人提供了新的思維模式,使去中心化成爲默認選項。這種文化與80年代的開源軟件運動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在區塊鏈領域被賦予了新的生命。預測市場、DAO等概念從理論走向現實,展現了以太坊作爲“實驗場”的獨特價值。

1.2 意外與挑戰

以太坊的十年並非一帆風順。Vitalik回憶了幾個意想不到的挑戰,包括2016年的DAO事件、ETC硬分叉戰爭以及上海的塵埃攻擊。這些事件不僅是技術挑戰,也考驗了以太坊社區的韌性與協作能力。此外,NFT的爆炸式增長、DeFi的迅速崛起以及權益證明(PoS)的延遲,都讓Vitalik始料未及。

盡管如此,以太坊通過多路徑並行探索的策略,成功應對了這些挑戰。例如,在零知識證明(ZK-SNARKs)技術的開發中,生態系統內的多個團隊協同工作,實現了技術突破。Vitalik強調,這種“多方向協同”的文化是以太坊能夠持續創新的關鍵。

以太坊的現狀:2024年的困境與反思

2.1 2024年的低谷

2024年對以太坊來說是充滿挑戰的一年。ETH價格的低迷引發了社區內部的爭論,部分人對DAO和NFT的衰退感到失望,同時Layer-1(L1)與Layer-2(L2)之間的激勵錯位加劇了內訌。Vitalik認爲,價格下跌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層次的問題在於“一些故事情節結束了,卻沒有新的敘事來取代它們”。例如,Rollup中心化路線圖導致的區塊鏈碎片化,使得L2之間的互操作性成爲新的瓶頸。

以太坊基金會的領導層變動也反映了社區的自我調整。Vitalik提到,新領導團隊更加關注L1擴展、隱私保護和用戶體驗的優化,這些變化爲以太坊注入了新的活力。

2.2 Rollup路線圖的爭議

以太坊以Rollup爲中心的路線圖旨在通過L2擴展網路容量,但也引發了關於碎片化和經濟協調的擔憂。Vitalik承認,L2的獨立性可能導致它們脫離L1的控制,甚至形成獨立的區塊鏈生態。他提出,保持L1的強大地位至關重要,尤其是通過確保資產在L1上發行,以維護去中心化的安全模型。

此外,L2之間的互操作性是當前重點。Vitalik強調,縮短L2之間的資產轉移時間(從一周到一小時甚至12秒)將顯著提升資金效率,增強以太坊生態的整體競爭力。

以太坊的未來:技術與文化的雙重進化

3.1 技術路線圖:邁向“維護模式”

Vitalik爲以太坊未來十年的技術發展設定了一個清晰目標:實現技術路線圖的“終點線”或“維護模式”。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零知識證明(ZK-SNARKs)的全面應用:將所有組件進行ZK優化,用更高效的算法(如Poseidon)替換現有方案,並通過ZK-SNARKs實現超輕量節點的驗證。

隱私保護的默認化:從支付到復雜的DeFi應用,隱私應成爲用戶體驗的核心部分。Vitalik提出,隱私不應是獨立錢包的功能,而是所有錢包的內置特性。

形式化驗證:實現從應用層到硬件層的全棧形式化驗證,確保以太坊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自主托管:開發對普通用戶友好的自主托管解決方案,兼顧主權性與便捷性。

這些技術目標旨在讓以太坊成爲一個無需信任、基於密碼學和代碼驗證的全球金融基礎設施。Vitalik將這一願景比喻爲“清潔水源”,認爲“信任我”的安全時代正在走向衰落,而以太坊將引領一個基於密碼學的新時代。

3.2 文化與價值觀:平衡密碼朋克與主流化

以太坊的另一個挑戰是在密碼朋克價值觀與主流化之間找到平衡。Vitalik認爲,以太坊應保持多元化,包容不同觀點和參與者,但不能完全迎合主流趨勢而失去核心理念。他以隱私保護爲例,強調其作爲密碼朋克精神核心的重要性,同時提出通過隱私池(如Railgun)等技術平衡監管需求與用戶自由。

在文化層面,Vitalik提倡以太坊應避免陷入“喊口號”的思維模式,而應通過實際行動推動進步。例如,他支持基於預測市場的DAO和公共產品融資機制,以創造一個開放、公平的生態系統。此外,他以阿根廷總統米利特(Javier Milei)爲例,指出以太坊可以借鑑其“青銅時代”氣質與合理政策的結合,既保持自由精神,又實現實際成果。

3.3 經濟協調與ETH的角色

Vitalik強調,ETH作爲以太坊生態的經濟核心,是社區一致性的關鍵。他支持ETH資產的金融化(如ETH資金管理公司),認爲其爲生態系統帶來資本流入和經濟安全。然而,他也警告過度槓杆化的風險,強調負責任的金融創新對以太坊的長期穩定至關重要。

在L1與L2的經濟協調中,Vitalik提出通過提高L1的最低費用(如Blob費用)和優化互操作性,確保L1在資產發行和流動性中的核心地位。這不僅增強了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特性,也爲L2提供了更強的網路效應。

Vitalik的個人使命:從以太坊到更廣闊的未來

在過去十年,Vitalik從一個青少年成長爲區塊鏈領域的思想領袖。他表示,未來十年將繼續致力於以太坊的完善,同時參與更廣泛的項目,如生物防御和底層技術安全。他將以太坊視爲一個更大的願景——構建一個開放、安全、值得信賴的全球計算生態——的一部分。

Vitalik將以太坊比喻爲一個“沙盒”,允許開發者在不同維度上探索創新。他鼓勵社區保持開放性,同時在關鍵領域(如隱私和去中心化)堅持“凸性”,以確保以太坊不偏離其核心價值觀。

總結:以太坊的下一個十年

以太坊的第一個十年奠定了其作爲“世界帳本”的基礎,第二個十年將決定它能否成爲全球金融和計算的支柱。Vitalik的願景清晰而宏大:通過技術創新(如ZK-SNARKs和形式化驗證)實現無需信任的安全性,通過隱私保護和去中心化維護密碼朋克精神,通過經濟協調和文化多元化推動主流採用。

然而,挑戰依然存在。技術開發的復雜性、L1與L2的協調、隱私與監管的平衡,以及社區文化的演變,都需要以太坊社區的持續努力。Vitalik對未來充滿信心:“我們正進入一個新時代,設備的安全性將成爲默認標準,而以太坊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力量。”

以太坊的下一個十年不僅是技術的進化,更是價值觀的較量。它將繼續在去中心化的前沿探索,書寫一個開放、自由且安全的數字未來。

ETH0.7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