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是如何將域名變成去中心化金融的財富

簡要介紹

盡管管理着超過4000萬個域名,並與谷歌等巨頭合作,Fred Hsu創立了D3,以填補Web3在命名方面的空白,建立一個可編程、以金融爲驅動的域名系統,連接Web2和Web3。

D3 如何將域名變成 DeFi 黃金

盡管管理着超過4000萬個域名,並與谷歌和Verisign等行業領袖合作,Fred Hsu意識到Web3中存在一個關鍵缺口:缺乏一個具有法律權威的命名系統。這一認識催生了D3的創建,這是一個重新構想域名爲動態、可編程資產的平台,推動新興的DomainFi經濟。在Hsu的領導下,D3旨在統一Web2和Web3域名,開啓新的金融可能性,如部分擁有、收益生成和跨鏈互操作性。

您能否自我介紹一下,並分享一下您進入Web3的旅程?

絕對如此。我在域名行業已經工作了大約25年。歷史上,我通過我的第一家公司管理了大約4000萬個域名。從一開始,我就意識到DNS基礎設施中蘊藏着巨大的經濟價值。我創辦D3是爲了重新定義域名的意義,不僅僅作爲靜態的數字房地產,而是作爲可編程、可組合的資產。

導致D3創建的基本洞察是什麼?它如何重新定義數字經濟中領域的角色?

這一基本洞察源於意識到Web3沒有合法權威的命名系統。在Oversee管理超過4000萬個域名,並與Google、Yahoo和Verisign等合作夥伴看到產生數十億的收入後,我理解到DNS基礎設施中鎖定的巨大的經濟價值。但Web3和Web2域名存在於不同的孤立環境中,限制了它們的全部潛力。

D3 將域名從靜態數字房地產重新定義爲可編程、可組合的資產。我們正在將價值超過 3400 億美元的域名行業轉變爲新的 DomainFi 經濟的支柱,在這裏域名可以產生收益、被分割、作爲抵押品,並推動跨鏈身分——同時保持其法律權威和全球互操作性。

在您看來,21世紀域名的主要功能是什麼:身分、資產、基礎設施,還是完全其他的東西?

所有三者,統一。域名是數字經濟的匯聚層。它們是身分,因爲它們在鏈和應用程序之間提供可人讀、可驗證的名稱。它們是資產,因爲它們通過續訂、租賃和貨幣化產生真實的現金流——類似於商業房地產,但全球化和數字化。它們是基礎設施,因爲它們是連接數十億用戶與應用程序、網站和服務的根層。

但更根本的是,域名正變成可編程的信譽系統——它們攜帶元數據,增強信任,並將作爲人工智能代理和跨鏈互動的護照系統。

D3旨在克服現有領域行業中的哪些系統限制?現在爲什麼是合適的時機?

最大的限制是流動性不足和碎片化。如今,優質域名交易需要4到8周的時間,代理商抽取20%到30%的佣金。沒有部分擁有權,沒有程序化借貸,也沒有與DeFi協議的可組合性。Web2域名和Web3命名系統存在於不同的世界中。

現在是正確的時機,因爲我們擁有基礎設施——成熟的智能合約平台、DeFi 原語以及機構對現實世界資產的需求。2026 年 gTLD 申請輪次創造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以從第一天起推出原生可編程的區塊鏈原生 TLD。

通過可組合域權利,哪些新類型的數字產品或服務成爲可能?

即時域名金融通過實現亞馬遜風格的結帳方式來徹底改變域名的購買和管理,無論是整體購買還是分期購買、租賃或融資,交易在一分鍾內完成,費用保持在5%以下。域名演變爲AI代理的可編程護照,提供可驗證且人類可讀的身分,能夠在多個區塊鏈和應用程序中無縫運行。

此外,社區獲得了啓動和管理自己頂級域名(TLDs)的權力,例如.shib或.pirate,這些域名由鏈上財政支持,負責續訂和政策執行。該系統還引入了跨鏈聲譽框架,創建了一個單一的規範身分,該身分在.sol、.base、.com和傳統域名上統一解析,有效消除了孤島問題。

此外,代幣持有者通過實時收集來自域名停放、租賃和銷售的按比例收益,受益於多樣化的收入來源,從而在域名所有權周圍創造一個動態和參與性的經濟生態系統。

代幣化域名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參與DeFi協議——例如,在抵押借貸、質押或收益分享結構中?

一旦域名通過支持DOMA的註冊商進行代幣化,它們便能無縫地與去中心化金融基礎設施整合,開啓一系列金融機會。域名擁有者可以將他們的域名,例如Chat.com,作爲抵押品,立即借入穩定幣,貸款由可驗證的DNS所有權支持。代幣持有者可以享受收入分成,從域名貨幣化中獲得按比例的收益,包括每年20%到40%不等的停放收益—每日或每月分配。

像 Hockey.com 這樣的優質域名可以被分割,使得小型投資者能夠參與,同時爲當前所有者提供流動性。此外,域名代幣可以在流動性池中進行質押或用於治理,通過收益農場賺取協議獎勵。這個系統的核心是權威的代幣化,它確保所有權基於實際的 DNS 註冊,而不是簡單的包裝或復制,保留了真實性和價值。

D3如何在引入基於區塊鏈的域名功能的同時確保遵守ICANN政策?

我們作爲一個合法的註冊商,在現有的DNS生態系統中運作,擁有經過驗證的基礎設施。我們的團隊包括來自ICANN、GoDaddy和主要註冊機構的資深人士,他們了解監管環境。

我們並不是在替代DNS——而是在增強它。域名依舊完全符合ICANN政策,同時通過代幣化獲得可編程特性。我們與已建立的註冊機構合作,並維護法律所有權鏈,使得域名本身具有價值。

對於2026輪區塊鏈原生頂級域名(TLDs),我們將通過適當的ICANN渠道申請,具有所需的基礎設施和合規記錄。

D3 如何支持開發者將基於領域的功能集成到他們的 dApp 或市場中?

我們正在構建域名的Stripe——以協議爲先的基礎設施,支持跨所有鏈的域名資產。我們的DOMA協議提供以下API和SDK:

  • 分割化:創建可替代代幣以促進價格發現與銷售
  • DeFi 原語:將領域抵押整合到借貸協議中
  • 身分解決方案:創建使用 DNS 的跨鏈身分的錢包和應用程序
  • 市場整合:構建具有即時結算的域名交易平台
  • 開發者工具:訪問實時價格預言機、租賃收益數據和域名元數據

我們是鐵路,而不是門面——使開發者能夠創建下一代基於域的應用程序。

您見過哪些新穎的用例是構建者利用Doma的基於權限的智能合約框架所產生的?

盡管這個領域仍處於早期階段,但有前景的發展已經開始出現。公司們開始探索域名財富管理,尋求將其域名投資組合從非流動資產轉變爲產生收益的資產。機構收益產品也在不斷進步,Plume 將 DomainFi 集成到其 Nest Protocol 中的示例,允許代幣化域名產生機構級回報。

與此同時,粉絲身分基礎設施正在獲得關注,OneFootball 利用 .football 域名作爲其超過 1.8 億月活躍用戶社區的基礎身分系統。

D3在多鏈生態系統中爲基於域的資產設想了什麼角色,特別是在互操作性和資產可移植性方面?

域名解決了跨鏈的標準身分問題。我們設想 DNS 作爲通用解析器,將所有區塊鏈命名系統 .sol、.base、.eth 以及傳統的 .com 連接在一個統一的系統下。

通過與 Solana 基金會 ( 合作,推出 .SOL 和 .SOLANA 頂級域名 ),Base,以及與 Avalanche ( 合作推出的 .AVAX 頂級域名 ),我們正在創建原生互操作性。您的域名成爲您在每個鏈和應用程序中都能使用的通行證,消除孤島和碎片化。

DOMA協議是鏈無關的,因此域名資產可以在Solana、L2及其他網路之間移動,同時保持其DNS權威和法律地位。

D3對DomainFi的長期願景是什麼?這可能會如何影響未來的網路基礎設施或數字金融?

如果D3獲勝,2030年的互聯網將像一個無邊界的國家,身分、所有權、支付、代理通信和聲譽都根植於DNS,並在每個鏈和應用之間互通。

DomainFi 成爲下一個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層,在這裏,每一次數字互動都與可驗證的、可編程的身分相錨定。AI 代理使用域名作爲他們的護照。DeFi 協議使用域名作爲主要抵押品。DAO 管理他們自己的頂級域名(TLD),就像鏈上的國家一樣。

我們不僅僅是在對域名進行代幣化,我們正在爲新的數字經濟奠定基礎,在這個經濟中,互聯網的命名層將成爲其金融和身分層。

請問您能分享一下D3的路線圖嗎?

到2025年,DOMA協議將推出其主網,標志着首個分數域名銷售的首次亮相,伴隨實時定價預言機和全面的域名市場數據——有效地創建了一個域名的彭博終端。

在2026年,生態系統旨在推動對gTLD申請輪的顯著參與,賦能DAO和區塊鏈社區推出他們自己的頂級域名,同時實現與領先的借貸、收益農業和流動性提供協議的完全DeFi集成。

展望2027年至2030年,願景包括全球跨鏈和互操作的Web2和Web3身分解析、可擴展的AI代理身分基礎設施,以及將域名作爲核心現實世界資產(RWA)類別的機構採用,最終實現域名交易從幾周的經紀交易轉變爲即時、可編程的商業。

這份路線圖旨在構建支撐下一代互聯網基礎設施的軌道——使域名像任何DeFi資產一樣流動和可編程,同時保持它們作爲合法認可的、全球互操作的數字身份基礎的獨特地位。

DEFI4.4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