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 回锅再炒比特币量子骇客风险,专家称其为「隐形炸弹」

《华尔街日报》(WSJ) 近期重新点燃对量子计算威胁比特币安全性的讨论,称之为「隐形炸弹」。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进步,这一威胁可能在十年内改变加密货币和区块链产业的未来,引发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WSJ 再度引爆量子骇客忧虑

在一篇最新的报导中,《华尔街日报》聚焦于量子计算可能对比特币 (BTC) 安全性造成的威胁,称这是一颗「隐形炸弹,随时可能引爆」。该文章提到,量子计算技术或将颠覆比特币的加密架构,甚至威胁整个区块链生态系统。

报导指出,随着 Google 于 12 月 9 日推出其 Willow 量子计算晶片,这一话题再次升温。理论上,一台功能强大的量子计算机可以在数分钟内破解比特币的私钥,让比特币的安全机制瞬间失效。

潜在经济冲击或超过 3 兆美元

根据 2022 年由智库哈德逊研究所 (Hudson Institute) 发表的一项研究,量子骇客可能造成超过 3 兆美元的损失,这不仅影响加密货币市场,也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哈德逊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Arthur Herman 表示:「这就像是一颗隐形炸弹,一旦有人开发出量子骇客技术并瞄准加密货币,后果将不堪设想。」WSJ 报导还提到,考虑到比特币市值在历史最高点曾达到 2.1 兆美元 (比特币价格为 108,000 美元),实际潜在影响可能更为巨大。

量子骇客的首要目标:比特币

报导中,量子安全网路公司 QuSecure 的共同创办人 Skip Sanzeri 指出,比特币作为「去中心化的西部荒野」,面临极高风险。他表示:「比特币将成为量子骇客的主要攻击目标。与传统银行不同,比特币缺乏有效的防御机制,钱包遭窃后无法得到补偿。」

此外,报导还提到约 172 万个比特币储存在公开密钥已暴露的地址中,这些资产将成为量子骇客的优先攻击目标。其中甚至包括比特币创办人中本聪 (Satoshi Nakamoto) 的钱包。

专家冷静看待:尚有时间应对

尽管量子威胁是真实存在的,但业界专家强调不必过度恐慌。Avalanche 创办人 Emin Gün Sirer 认为,量子骇客风险尚处于可控范围内。他表示:「量子计算的威胁确实存在,但其真正引发灾难的时间还很遥远,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科技巨头 Meta 也在其 Metatech Podcast 的一集中讨论了所谓的「量子末日」威胁。Meta 的工程师们认为,量子计算的突破不仅威胁区块链,还会对所有依赖加密技术的行业构成挑战。

对抗量子威胁的努力

为应对此威胁,工程师们正致力于开发后量子加密技术。Meta 表示,透过结合传统算法和新技术,正在研发能抵御量子威胁的加密标准。

这些努力显示,尽管量子计算对区块链产业构成了真实挑战,但称比特币为「隐形炸弹」并不完全准确。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演进,加密产业的「末日场景」仍有可能被成功化解。

Meta 的专家们最后以乐观的态度结束讨论,表示:「开发量子防御技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我们完全有能力迎接这一挑战。」

这篇文章 WSJ 回锅再炒比特币量子骇客风险,专家称其为「隐形炸弹」 最早出现于 链新闻 ABMedia。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