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Web3监管收紧 DTSP框架重塑行业格局

robot
摘要生成中

新加坡Web3监管格局的演变:从灵活到严格

新加坡长期以来因其灵活的监管环境和商业友好政策吸引了众多Web3公司,被誉为"亚洲的特拉华"。然而,近期监管方向的转变正在重塑该国的Web3格局。

监管收紧的背景

早期,新加坡通过灵活的法规和监管沙盒吸引了大量Web3企业。但随着行业发展,现有体系的局限性逐渐显现。一个主要问题是"空壳公司"模式,即企业在新加坡注册实体,但实际运营在海外,利用《支付服务法》(PSA)的监管漏洞。

这种结构使得反洗钱(AML)和反恐融资(CFT)执法变得困难。2022年Terraform Labs和Three Arrows Capital(3AC)的倒闭事件进一步凸显了这些问题,导致数十亿美元的损失,也损害了新加坡的监管信誉。

DTSP框架:关键变化与影响

为应对这些挑战,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将于2025年6月30日起实施新的数字Token服务提供商(DTSP)法规。该法规旨在解决PSA的局限性,要求所有以新加坡为运营基地或在新加坡开展业务的数字资产公司均须获得许可,无论其用户位于何处。

MAS明确表示,不会向没有实质业务基础的公司发放许可。这不仅是一次临时执法,而是新加坡向以信任为中心的数字金融中心长期转型的信号。

监管范围的重新定义

DTSP框架扩大了监管范围,要求运营商具备实质性运营能力,包括AML、CFT、技术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即使是新加坡居民以持续商业方式参与项目,也可能需遵守DTSP要求。

这些变化要求企业承担更高的责任和纪律。希望在新加坡继续开展加密业务的公司和个人必须清晰了解其活动,认识DTSP标准下的监管影响,并在必要时建立适当的组织结构和运营体系。

对行业的影响与未来展望

新的监管框架可能短期内造成进入壁垒,但也表明市场将围绕具备足够责任感和透明度的运营商进行重构。无法满足新监管标准的公司可能面临艰难抉择:调整运营框架或迁移业务基地。

虽然香港、阿布扎比和迪拜等地正以不同方式发展加密监管框架,但这些地区同样要求为本地用户或在其境内运营的服务取得许可。因此,公司应将迁移视为战略决策,而非简单的监管规避。

新加坡的监管转变反映了对加密行业的态度变化,从开放的实验空间转向仅支持符合监管标准的运营商。这一转变的有效性将取决于这些结构性变化是否可持续且一致。未来,新加坡能否被认可为稳定可靠的商业环境,将由机构与市场的互动决定。

新加坡的Web3大撤离:未来将有哪些变化

TOKEN2.54%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probably_nothing_anonvip
· 6小时前
玩不了咯
回复0
半仓就跑vip
· 6小时前
掐准时机撤了,大佬早有远见
回复0
GateUser-aa7df71evip
· 6小时前
又一个监管洗牌信号,准备看割肉盛宴
回复0
NewLiquidationWatchervip
· 6小时前
这监管加严,各位韭菜快润了
回复0
Ghost in the Chainvip
· 6小时前
新韭菜割韭菜
回复0
薛定谔的gasvip
· 6小时前
监管博弈零和转移 监管套利再无红利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