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全球市場迎來轉折點2025年7月,全球金融市場迎來了一個關鍵的轉折點。联准会面臨着巨大的壓力,但仍然堅持其獨立性,維持利率不變。這一決策引發了一些爭議,市場對9月降息的預期也有所下降。與此同時,關稅戰的影響逐漸減弱,市場的焦點轉向了新的主線:降息預期、人工智能發展以及加密資產的機構化。美國經濟此時呈現出復雜的態勢。一方面,消費者信心指數雖有小幅回升,但仍低於市場預期,反映出消費者對經濟前景的謹慎態度。另一方面,通貨膨脹壓力依然存在,6月CPI同比漲2.7%,消費者對物價漲的擔憂日益加劇。在這種復雜的經濟形勢下,联准会的決策備受關注。7月31日的議息會議上,联准会再次維持利率不變,這是今年以來第五次保持基準利率在4.25%-4.5%的區間。這一決定引發了一些爭議,甚至出現了自1993年以來首次的情況:兩位理事投下反對票,支持立即降息25個基點。面對各方壓力,联准会主席堅持貨幣政策應該基於數據而非外部影響。他表示,當前通脹水平仍高於联准会目標值,需要維持適度限制性的政策立場。這一強硬態度直接影響了市場預期,9月降息的概率從之前的60%左右降至47%。與此同時,曾經主導市場的關稅政策影響力正在減弱。7月,主要經濟體之間釋放了關稅緩和信號,特別是月底美歐達成的新貿易協議,降低了短期不確定性,推動股市創下新高。雖然局部關稅摩擦可能仍會出現,但市場普遍認爲整體關稅水平會被控制在不會導致經濟衰退的範圍內。在新的機遇中,人工智能的商業化突破成爲了市場新的敘事重點。科技巨頭們在最新財報季的表現普遍超出預期,特別是在AI領域有所突破的企業。這些企業正在大規模投資AI基礎設施,預示着AI商業化進程可能比市場預期更爲迅猛。值得注意的是,數字資產正在成爲企業資產負債表的新選項。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始將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納入企業儲備資產。這些企業普遍關注全球貨幣政策的轉折和潛在通脹壓力,將加密貨幣視爲對沖通脹和系統性風險的有效工具。2025年7月,比特幣價格呈現震蕩上行態勢,累計漲幅超過20%。機構投資者通過ETF大量建倉,美國比特幣ETF的總規模約在1100億美元左右,且市場規模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機構投資者不再僅視比特幣爲高風險投機資產,而是將其納入長期資產配置框架。監管方面,美國監管機構發布了加密貨幣ETP通用上市標準,爲機構參與掃除法律模糊性。香港也於8月1日實施《穩定幣條例》,要求1:1儲備、2500萬港元資本門檻、透明審計,中資企業加速布局。總的來看,盡管降息節奏和AI商業化進程的預期變化可能會引發階段性市場波動,但系統性風險已顯著降低。新的數字經濟週期正在加速形成,加密資產與傳統金融體系的深度融合已成爲不可逆轉的趨勢。
金融巨變:降息預期、AI突破與加密資產機構化引領2025年7月市場新格局
2025年7月全球市場迎來轉折點
2025年7月,全球金融市場迎來了一個關鍵的轉折點。联准会面臨着巨大的壓力,但仍然堅持其獨立性,維持利率不變。這一決策引發了一些爭議,市場對9月降息的預期也有所下降。與此同時,關稅戰的影響逐漸減弱,市場的焦點轉向了新的主線:降息預期、人工智能發展以及加密資產的機構化。
美國經濟此時呈現出復雜的態勢。一方面,消費者信心指數雖有小幅回升,但仍低於市場預期,反映出消費者對經濟前景的謹慎態度。另一方面,通貨膨脹壓力依然存在,6月CPI同比漲2.7%,消費者對物價漲的擔憂日益加劇。
在這種復雜的經濟形勢下,联准会的決策備受關注。7月31日的議息會議上,联准会再次維持利率不變,這是今年以來第五次保持基準利率在4.25%-4.5%的區間。這一決定引發了一些爭議,甚至出現了自1993年以來首次的情況:兩位理事投下反對票,支持立即降息25個基點。
面對各方壓力,联准会主席堅持貨幣政策應該基於數據而非外部影響。他表示,當前通脹水平仍高於联准会目標值,需要維持適度限制性的政策立場。這一強硬態度直接影響了市場預期,9月降息的概率從之前的60%左右降至47%。
與此同時,曾經主導市場的關稅政策影響力正在減弱。7月,主要經濟體之間釋放了關稅緩和信號,特別是月底美歐達成的新貿易協議,降低了短期不確定性,推動股市創下新高。雖然局部關稅摩擦可能仍會出現,但市場普遍認爲整體關稅水平會被控制在不會導致經濟衰退的範圍內。
在新的機遇中,人工智能的商業化突破成爲了市場新的敘事重點。科技巨頭們在最新財報季的表現普遍超出預期,特別是在AI領域有所突破的企業。這些企業正在大規模投資AI基礎設施,預示着AI商業化進程可能比市場預期更爲迅猛。
值得注意的是,數字資產正在成爲企業資產負債表的新選項。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始將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納入企業儲備資產。這些企業普遍關注全球貨幣政策的轉折和潛在通脹壓力,將加密貨幣視爲對沖通脹和系統性風險的有效工具。
2025年7月,比特幣價格呈現震蕩上行態勢,累計漲幅超過20%。機構投資者通過ETF大量建倉,美國比特幣ETF的總規模約在1100億美元左右,且市場規模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機構投資者不再僅視比特幣爲高風險投機資產,而是將其納入長期資產配置框架。
監管方面,美國監管機構發布了加密貨幣ETP通用上市標準,爲機構參與掃除法律模糊性。香港也於8月1日實施《穩定幣條例》,要求1:1儲備、2500萬港元資本門檻、透明審計,中資企業加速布局。
總的來看,盡管降息節奏和AI商業化進程的預期變化可能會引發階段性市場波動,但系統性風險已顯著降低。新的數字經濟週期正在加速形成,加密資產與傳統金融體系的深度融合已成爲不可逆轉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