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位金融的浪潮下,高收益的誘惑往往伴隨著巨大的風險。近日,中國華人投資圈被一則驚天詐騙案震驚:一個名為「DGCX 鑫康嘉」的平台,假冒杜拜黃金與商品交易所(DGCX)名義,在短短兩年內非法吸金高達 130 億人民幣,導致超過 200 萬人受害。這起案件不僅規模龐大,更揭示了不法分子如何利用新興概念和人性弱點,編織出看似美好的財富陷阱。湖南省桃江縣公安局已發布警報,提醒民眾務必提高警惕,切勿參與此類未獲批准的投資活動。**一、巨額吸金:DGCX 鑫康嘉的真面目**根據湖南省桃江縣公安局通報,部分群眾在他人推薦下透過「DGCX 鑫康嘉」平台投資。該平台冒用迪拜黃金與商品交易所(DGCX)名義吸資,實為無授權、無資格的非法平台,承諾高收益並以發展會員返傭誘導。自 6 月 25 日起,該平台已無法正常提現,疑似資金鏈斷裂,構成較大集資詐騙風險。公告指出,DGCX 鑫康嘉平台自 2023 年 5 月上線以來,以「杜拜官方授權」為噱頭,號稱主打黃金、加密貨幣雙重投資。實際上,DGCX 從未授權相關業務,且 DGCX 鑫康嘉整個網站和 App 都由其團隊自行搭建,充滿「高科技外衣」,卻沒有任何正規金融產品。警方將之定調為集資詐騙。**二、詐騙鏈條:高回報、傳銷與提現障礙**據社群成員披露,DGCX 鑫康嘉早期會員每天可在帳面看到 2% 收益,很快就吸引了新資金的湧入。隨後平台拉高提現門檻,手續費從 5% 漲到 10%,超過 5 萬元人民幣還要排隊 30 個工作日。因此,投資人只見資金翻倍,現金卻卡在系統。且為擴散觸角,營運團隊還設計出「升級制度」,會員拉人頭就能拿分潤,成了熟人社群內部快速蔓延的傳銷網。有網友直言,這就是「封閉式邀請碼入場的熟人盤」。就在崩盤前夕,平台發布「系統升級」公告,要求追加資金才能解鎖舊帳戶,甚至喊出「投資 50 萬送特斯拉」的荒謬獎勵。根據統計,其涉及金額總計約為 130 億人民幣。**三、監管失靈:警示訊號為何沒奏效?**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珙縣 2024 年 10 月就提出預警,湖南省金融辦及杜拜多種商品交易中心(DMCC)今年 4 月也再次提醒,但資訊仍未全面抵達投資現場。這也凸顯了在資訊傳播和金融素養普及方面的挑戰。目前,警方已經凍結 1.2 億元人民幣資產,逮捕多名骨幹,但主犯黃鑫疑似經 USDT 混幣器轉移資金至開曼群島,導致追繳難度大增。受害者也在社群平台貼出存款截圖哀嚎,「最後把房貸、教育金都押上,現在連本金都出不來。」**四、投資自保:三大檢核避免成下一個受害者**「DGCX 鑫康嘉」的瓦解讓 200 萬人血本無歸,也提醒我們:高收益 = 高風險並非口號,而是必修課。為了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投資者應牢記以下三大檢核點:警惕異常高回報: 任何保證「穩賺」或高於市場異常回報的專案,務必先停下腳步進行思考。核實平台監管資質: 確認平台是否受官方監管,尤其打著國際機構名號時,更要到官方網站核實。遠離傳銷與提現障礙: 只要模型需要「發展下線」或「加碼才能提現」,都應視為紅色警示。網友也在討論區呼籲:「再熟的朋友推薦,也要自己查證。」**結語:**「DGCX 鑫康嘉」詐騙案的曝光,再次揭示了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的巨大危害。在數位貨幣和穩定幣等新興概念不斷湧現的今天,不法分子利用資訊不對稱和公眾的投機心理進行詐騙。只有提高金融素養、謹慎驗證真偽,才能在資訊噪音裡守住辛苦累積的資產。
警惕!中國「DGCX 鑫康嘉」驚爆 130 億人民幣詐騙案,200 萬人受害,高收益陷阱揭秘
在數位金融的浪潮下,高收益的誘惑往往伴隨著巨大的風險。近日,中國華人投資圈被一則驚天詐騙案震驚:一個名為「DGCX 鑫康嘉」的平台,假冒杜拜黃金與商品交易所(DGCX)名義,在短短兩年內非法吸金高達 130 億人民幣,導致超過 200 萬人受害。這起案件不僅規模龐大,更揭示了不法分子如何利用新興概念和人性弱點,編織出看似美好的財富陷阱。湖南省桃江縣公安局已發布警報,提醒民眾務必提高警惕,切勿參與此類未獲批准的投資活動。
一、巨額吸金:DGCX 鑫康嘉的真面目
根據湖南省桃江縣公安局通報,部分群眾在他人推薦下透過「DGCX 鑫康嘉」平台投資。該平台冒用迪拜黃金與商品交易所(DGCX)名義吸資,實為無授權、無資格的非法平台,承諾高收益並以發展會員返傭誘導。自 6 月 25 日起,該平台已無法正常提現,疑似資金鏈斷裂,構成較大集資詐騙風險。
公告指出,DGCX 鑫康嘉平台自 2023 年 5 月上線以來,以「杜拜官方授權」為噱頭,號稱主打黃金、加密貨幣雙重投資。實際上,DGCX 從未授權相關業務,且 DGCX 鑫康嘉整個網站和 App 都由其團隊自行搭建,充滿「高科技外衣」,卻沒有任何正規金融產品。警方將之定調為集資詐騙。
二、詐騙鏈條:高回報、傳銷與提現障礙
據社群成員披露,DGCX 鑫康嘉早期會員每天可在帳面看到 2% 收益,很快就吸引了新資金的湧入。隨後平台拉高提現門檻,手續費從 5% 漲到 10%,超過 5 萬元人民幣還要排隊 30 個工作日。因此,投資人只見資金翻倍,現金卻卡在系統。
且為擴散觸角,營運團隊還設計出「升級制度」,會員拉人頭就能拿分潤,成了熟人社群內部快速蔓延的傳銷網。有網友直言,這就是「封閉式邀請碼入場的熟人盤」。就在崩盤前夕,平台發布「系統升級」公告,要求追加資金才能解鎖舊帳戶,甚至喊出「投資 50 萬送特斯拉」的荒謬獎勵。根據統計,其涉及金額總計約為 130 億人民幣。
三、監管失靈:警示訊號為何沒奏效?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珙縣 2024 年 10 月就提出預警,湖南省金融辦及杜拜多種商品交易中心(DMCC)今年 4 月也再次提醒,但資訊仍未全面抵達投資現場。這也凸顯了在資訊傳播和金融素養普及方面的挑戰。
目前,警方已經凍結 1.2 億元人民幣資產,逮捕多名骨幹,但主犯黃鑫疑似經 USDT 混幣器轉移資金至開曼群島,導致追繳難度大增。受害者也在社群平台貼出存款截圖哀嚎,「最後把房貸、教育金都押上,現在連本金都出不來。」
四、投資自保:三大檢核避免成下一個受害者
「DGCX 鑫康嘉」的瓦解讓 200 萬人血本無歸,也提醒我們:高收益 = 高風險並非口號,而是必修課。為了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投資者應牢記以下三大檢核點:
警惕異常高回報: 任何保證「穩賺」或高於市場異常回報的專案,務必先停下腳步進行思考。
核實平台監管資質: 確認平台是否受官方監管,尤其打著國際機構名號時,更要到官方網站核實。
遠離傳銷與提現障礙: 只要模型需要「發展下線」或「加碼才能提現」,都應視為紅色警示。網友也在討論區呼籲:「再熟的朋友推薦,也要自己查證。」
結語:
「DGCX 鑫康嘉」詐騙案的曝光,再次揭示了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的巨大危害。在數位貨幣和穩定幣等新興概念不斷湧現的今天,不法分子利用資訊不對稱和公眾的投機心理進行詐騙。只有提高金融素養、謹慎驗證真偽,才能在資訊噪音裡守住辛苦累積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