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認為,能否參與現實世界資產(RWA)領域,已成為衡量加密貨幣真正邁向主流的重要指標:唯有鏈上與傳統金融世界順利連結,加密貨幣才能真正確立其「主流資產」的吸引力。
先前的想像正在逐步成真,美國國債、債券乃至不動產,如今都已成功代幣化並上鏈。
在監管更加明確、技術更加成熟的雙重推動下,RWA 正迎來顯著的成長動能。
本文聚焦 Arbitrum 生態系,這是一個 Layer2 解決方案,已成功啟動多個專注 RWA 的專案。目前 RWA 資產總鎖倉價值(TVL)已突破 3.5 億美元。
以下將概覽 Arbitrum 上的 RWA、推動其發展的專案與計畫、主要資產及供應商(含案例分析),並深入探討相關風險與未來展望。
RWA 市場正快速擴張。許多加密貨幣早期用戶過去曾幻想華爾街菁英使用加密貨幣的情景。如今這一願景已經落實,現實世界資產終於順利上鏈且被廣泛採用。
來源:rwa.xyz
目前 RWA 總價值已突破 250 億美元,分佈如下:
來源:rwa.xyz
RWA 能夠上鏈,歸功於多方因素:
加密貨幣正逐步納入合規架構,例如歐盟 MiCA 與美國近期通過的 GENIUS 法案,意味這類資產在主流金融市場逐漸合法化。
同時,比特幣、以太坊等公鏈已穩定運行超過十年,展現高度安全性、活躍度與去中心化特質。
但由於 RWA 本身特性,上鏈前需更強保障。因此 L2 應運而生,成為機構投資人首選。相比以太坊主網,L2 可大幅降低鏈上運營成本。
眾多 Layer2 網路中,Arbitrum 是 RWA 領域成長速度最快的解決方案之一。
Arbitrum 擁有堅實技術基礎,專注技術驅動,如 Stylus、Timeboost 等新技術,讓其成為以太坊主網強而有力的替代選擇。
另外,Arbitrum 的後端技術更被 Hyperliquidx 等專案用來當作 USDC 跨鏈橋,影響已超出原生生態系範疇,充分顯示 Arbitrum 區塊空間的可信中立性。所謂可信中立性,即區塊鏈網路始終遵循公平運作原則,對所有參與者一律平等,不偏袒任何一方、任何應用、任何結果。
可信中立性的意義: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Arbitrum 擁有全領域第六大資金池,管理資產超過 11.7 億美元,同時具備最成熟穩定幣生態之一。
RWA 能代表有形資產及生息工具,並結合區塊鏈可編程性與透明度,替機構投資人及 DAO 帶來多元投資、穩定收益與資本效率提升新機遇。
本節簡要回顧 Arbitrum RWA 內部發展歷程。RWA 初步由基金會及 Arbitrum DAO 共同規劃推進。
Arbitrum DAO 首次布局 RWA,始於「穩定金庫捐贈提案」(Stable Treasury Endowment Proposal,STEP),隨後推動 RWA 創新補助、金庫管理提案,以及 STEP 2。
STEP(2024 年 4 月)
此提案計劃透過機構發行商,將逾 8,500 萬美元(3,500 萬 ARB)資金投入代幣化美國國債等現實世界資產。
試點規模初期有限,但經深入審查申請者後,最終篩選出多家供應商:
申請者評選標準:
同時,為不侷限於前述清單,STEP 未來五年將持續每年投入 DAO 金庫資金 1% 於代幣化現實世界資產,也藉此加深 RWA 研究、驗證生態成長與本金安全的平衡。未來的版本有望聚焦其中一項目標。
STEP 成效卓著,未滿一年即替 Arbitrum DAO 帶來 60 萬美元利息收入。
按月累計金額如下:
STEP 最大特色在於與機構服務商合作時明確原則:
RWAIG 補助計畫(2024 年 6 月)
Arbitrum 基金會推動創新補助(RWAIG),為期兩個月(2024 年 6 月至 8 月),支持生態系內 RWA 整合、分析與研究,總預算 30 萬 ARB。
主要目標:
最終資助 8 個專案:
金庫管理(2024 年 12 月)
2024 年底,金庫管理提案出爐,為 STEP 前期工作補強。提案重點在於以 ARB 代幣鏈上策略創造被動收益,而非使金庫持幣閒置。
主要目標:
策略分兩軸:
STEP 2(2025 年 1 月)
STEP 初期成功帶來啟發,STEP 2 提案通過,額外投入 3,500 萬顆 ARB(約 1,570 萬美元)。
審查超過 50 件申請後,STEP 委員會依下列比例配置:
提案重要性同時也反映在 DAO 投票結果。
STEP 2 以絕對多數通過,近 89% 參與者支持,11% 棄權,僅 0.01% 反對。
這些專案和計畫共同推進 Arbitrum RWA 上鏈發展,使總鎖倉價值(TVL)短期內自近乎零成長至逾 7,000 萬美元。
那目前情況如何?
Arbitrum RWA 生態現況為何?
下一節將結合鏈上數據,深入探討 Arbitrum RWA 資產、提供商及成長動向。
憑藉低成本、高效能架構及可信中立性,Arbitrum 正快速建立以發行商、基礎設施商與激勵計畫構成的生態圈,加速 RWA 上鏈規模化。
Arbitrum 早期以 DeFi 基本組件、DEX、借貸協議、收益聚合器為發展重心,但自 2022 年以太坊國債代幣化先行試驗後,鏈下資產上鏈的理念受到重視。
現階段,Arbitrum RWA 市值約 3.5 億美元,已完成逾 129 項資產代幣化。雖然這是驚人成績,卻僅占 RWA 資產總市值約 1.39%,代表未來仍有強大成長空間。
各項預測雖有差異,但多數預估鏈上 RWA 領域成長如下:
若以首項預測,五年內成長幅度可能達 40 倍。
作為最成熟的鏈上 RWA 網路之一,Arbitrum將具體凸顯競爭優勢。
2024 年全年,Arbitrum 總鎖倉價值(TVL)自近零快速成長至年底近 8,500 萬美元。
成長歷程分為三階段,與前述重大計畫密切相關:
這一進程同樣反映在鏈上支援資產類型。2024 年多數 RWA 聚焦美國國債,隨時間推移,資產組合已更具多元性。
美國國債仍佔主力(1.97 億美元),但歐盟國債(1.5 億美元)緊追其後。不動產、股票與 ETF 等另類資產亦逐漸受到關注。
本節將深入分析各類資產,聚焦 Arbitrum 上總價值前十大 RWA 產品、依發行商分類。
Spiko 打造了鏈上證券代幣發行與分銷平台。
平台獲法國金融市場管理局(AMF)核准,推出兩檔貨幣市場基金:
基金以短期國債組合為基礎,報酬近似央行無風險利率。目前 EUTBL 以 1.46 億美元總價值高居榜首,USTBL 以 2,480 萬美元排名第四,顯示短期國債是鏈上最主流的資產。
Franklin Templeton 是在紐約證交所(BEN)掛牌的國際級投資管理公司。
為促進共同基金代幣化上鏈,公司推出 BENJI app,專有記錄系統可整合代幣化證券與加密貨幣。
BENJI 代幣代表 Franklin 上鏈美國政府貨幣市場基金(FOBXX)單一權益。目前是 Arbitrum 上第二大 RWA 產品,價值逾 8,700 萬美元。
Securitize 是機構投資者的代幣化證券接入平台。
於 Arbitrum,該平台供應貝萊德機構級數位流動性基金 BUIDL。
此為短期國債代幣化商品,聚焦鏈上美元收益,總價值已破 3,300 萬美元。
Dinari 提供代幣化股票、ETF、指數等服務,稱「dShares」,100% 由標的資產擔保。
Dinari 於 Arbitrum 上推出多款資產:
這些資產突顯股票及指數潛力,但於 Arbitrum 生態仍屬少數。
OpenEden 提供代幣化美國證券相關服務。獲百慕大金融管理局核准、具數位資產營運執照,且受穆迪「投資級」評等肯定。
平台現為歐洲、亞洲地區重要美國國債代幣化發行商,尤其 TBILL 資金池讓用戶得以投資短期美國國債。
目前 TBILL 存款已突破 580 萬美元。
Ondo 讓投資人得以參與機構級金融商品。
於 Arbitrum 上,USDY 產品初步反響良好,目前總價值達 570 萬美元。
USDY 以美國國債擔保,年化收益率約 4.29%。
儘管 Arbitrum 產品及資產已相當多元,RWA 生態系本身仍處早期階段。
未來發展關鍵:
STEP 1 篩選之供應商,在 STEP 2 加入新成員,充實了 Arbitrum 資產和商品種類。
據 RWA 總價值成長趨勢,具體預期如下:
目前雖已具初步成果,但若要鞏固自身在 RWA 細分領域地位,Arbitrum 仍有極大成長空間。事實上,RWA 資產總價值網路排行,Arbitrum 目前僅居第七;現階段 3.5 億美元 RWA TVL,只占鏈上 RWA 總市值 1.39%,占比極低。
要與同業競爭,Arbitrum 必須持續尋求新機會,向私人信貸發行商品、債券、黃金及白銀等貴金屬,以及股票等更多領域拓展。
考慮到 Entropy 深度參與 Arbitrum 國庫管理及 RWA 業務,本次特別請教 Matt 關於 Arbitrum RWA 未來看法。其原文如下:
「目前多數 RWA 發行商,重心放在降低發行和轉讓相關營運成本,要真正規模化驗證尚有一大段路。雖然如此,Arbitrum RWA 下階段重大突破必然是可組合性升級。這還不只是引進新種類資產或新發行商,這只是開始。真正突破在於確保這些資產能與產業十年來打造的效率型鏈上基礎工具融合:交易所、借貸協議、指數工具、資金池優化工具,以及未來多種創新組件。終極目標是開放且無需許可的資產可轉讓性,讓 RWA 和原生加密資產能自由組合。現階段尚未達成(考量監管現實,此目標雖遠大),但這就是我們的努力方向。令人振奮的是,Franklin、WisdomTree 等大廠已親自發行代幣。這是機構級參與的里程碑,也是我希望未來持續加速的重點。若 RWA 相關用戶行為(如交易、借貸)能在鏈上成真 —— 即便是透過 Arbitrum 許可型通道抽象化運行 —— 屆時整個市場都會出現新格局。」
我們完全認同 Matt 的觀點,尤其在資產可組合性與可得性。現階段這些資產在鏈上的應用潛力才剛起步。展望未來,不論國庫券、債券、股票、或大宗商品,不僅將完成鏈上代幣化,還能切入現有 DeFi 各種基礎組件場景。
就研究方法而言,這份聚焦 RWA 報告未將穩定幣納入分析,因主旨在呈現現階段 Arbitrum 平台可供運用的實質資產種類。
最後同樣重要的是,整合本次分析後,有必要強調相關風險與注意事項。
各類資產發行商持續擴展,私人信貸、不動產等 RWA 類型鏈上化,預期年底前 Arbitrum 生態總鎖倉價值(TVL)有望逼近 10 億美元。
隨國庫管理與 STEP 2 計畫全力推進,預期獲得更多觀察樣本與洞察,不僅揭示計畫成果,也將為未來決策與策略提供參考。
Arbitrum RWA TVL 在短短一年多,從近零成長至 3.5 億美元。
STEP 計畫及 DAO 主導系列措施,為早期成長提供關鍵動能。過程中,機構級多元化產品已於 Arbitrum 上線,包括短期國債、貨幣市場基金、代幣化股票等。
Franklin Templeton、WisdomTree 等機構陸續加入,讓 Arbitrum 在機構級 DeFi 領域,成為「可靠、中立、低成本」網路典範。
但這場進程才剛展開。
除上述風險與課題,未來數月 Arbitrum 還將迎來多元戰略機會。
包括持續拓展私人信貸、不動產、大宗商品等尚未充分涉獵的 RWA 類型,更重要的是提升這些新產品的可組合性,深度整合 Arbitrum 核心組件(去中心化交易所、借貸協議、資金池等)。
隨 STEP 2 及金庫管理計畫持續推動與累積實務經驗,DAO、聯盟實體、機構參與者協同合作,將是 Arbitrum 在 RWA 領域長期領先的關鍵。